您好,欢迎访问【济源市第六中学】官方网站!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
校园新闻通知公告教师风采文件下载


同课异构展风采,互研互学促提升 —济源市高中地理跨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11发布人:济源第六中学浏览次数:43

为深入落实新课标要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4月11日,济源市普通高中学“新课标”用“新教材”跨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济源六中举行。活动涵盖观摩课展示、教学阐释和评课交流三个议程,示范区高中地理教研员张波以及各高中高一、高二地理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此次同课异构的课题为《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别由济源六中的刘柳杨老师和济源一中的李晓老师进行授课。两位老师各具特色,开展创新,尽显不同的精彩。

11.jpg

刘柳杨老师别出心裁,以呼南高铁济源段为巧妙切入点,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济源乡土材料,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探究“为什么要修建呼南高铁”“济源高铁站的区位选择”“呼南高铁建成后如何促进济源发展”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层层深入,从学生熟悉的乡土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探究中深刻理解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紧密联系,教学效果显著,真正实现了地理教学与本土实际的有机结合。

12.jpg

李晓老师则以和若铁路为线索和背景,围绕这条铁路精心设置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采用“一镜到底”的方式推动教学进程。在教学过程中,她巧妙创设新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挖掘信息、提取总结,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她始终坚持以课本为根本,从教材中寻找理论支撑,让教材真正成为教学的依据与源泉,体现了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3.jpg

授课结束后,两位老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细致深入的阐述。教研员张波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两位老师创设情境、以问题链推动课堂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实现教学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张波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他强调问题设计的指向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以便学生能够更明确地把握问题的核心;在搜集教学资源时,鼓励教师们敢于借助 DeepSeek、豆包等 AI 工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课堂设计,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5.jpg

济源一中李双利老师以《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思考》为题开展了专题讲座。讲座首先以联考题“郑州国际陆港”切入,强调在新高考背景下,命题材料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教师们在教学中应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随后,李双利老师重点从“强化”“替换”“调序”“增删”四个方面,深入讲述了在情景化教学大背景下如何开发利用教材的问题。她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与优化,以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6.jpg

此次跨校 "同课异构" 教研活动,为济源市高中地理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风采、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通过观摩不同风格的课堂教学、参与富有启发性的专题讲座,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收获颇丰。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将不断探索创新,将所学所思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提高济源市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济源市第六中学
Copyright © 2021-2022 河南省济源市第六中学 All Right Reserved. 豫ICP备2023012580号-1
通讯地址:济源市承留镇南姚村 电话:0391-9733532 邮箱:yyb19791007@126.com 技术支持:源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