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第六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方案 (2020年——2022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和《济源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深入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济源第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2020——2022年)发展规划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和《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为指导,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着眼于青少年学生身心持续健康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促进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的协调和谐发展。
二、工作原则及工作目标
(一)工作原则
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依托现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坚持专业教师与学校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全体教师队伍相结合,坚持助人自助,开展发展性、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融为一体。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解决学生心理发展困惑为导向,统筹资源,形成合力,形成齐抓共管、协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加强“以人为本,专业化发展”的学生成长支持体系建设,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和谐成长。
2.具体目标
(1)2021年建成学校心理咨询室并达到合格标准。
(2)配备2-4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
(3)建立学校心理危机三级预警系统。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小档案。
(5)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打造文明和谐健康校园,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三、主要任务
围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的目标,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工作
1.开展心理健康手抄报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心理健康等相关知识,进行心理健康自主和互助教育。
2.开展心理健康课优质课比赛,促进教师主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
3.订阅心理健康杂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4.举办师生心理健康讲座和家校心理讲座。
(二)建设心理咨询室工作
1.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要求,学校拟投入20万元建成一所中等规模的心理咨询室,并配置各项心理教育软硬件专业设备,能正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根据学校规模标准,配齐心理教育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按要求开足开齐心理健康课。
3.定时开放心理咨询室,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整理心理咨询案例。
4.开通心理咨询信箱,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援服务。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创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开展心理健康手抄报和心理漫画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进行心理健康自主和互助教育。
2.成立“向日葵心理社团”,每周二开展心理健康社团活动,每月发行一期《向日葵心理报》;注册“向日葵心理公众号”,定期更新公众号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普及宣传教育。
3.开展校园心理剧、心理小论文、心理优质课等系列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锻炼意志品质,学会交流、沟通和合作,培养自我调适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4.开展家校心理健康讲座和师生心理讲座,改善亲子关系,和谐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创建安全和谐健康校园。
5.开展 “青春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6.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和心语信箱,积极参与心理公益服务,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提供免费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培养健康和谐文明的时代新人。
(四)教师培训
1.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养活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
2.邀请心理专家来校指导工作,做报告或专题讲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技能培训。
济源市第六中学
2020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