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育人方略 提升专业素养——济源六中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育人方略课例研究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深耕育人方略,提升专业素养,2023年3月6日下午,济源六中名班主任工作室举行了育人方略课例研究活动,活动由德育处副主任杜青山老师主持,参加活动的有济源六中副校长赵勇和济源六中名班主任工作室全体成员。
一、课例研究,科学提升
首先,全体班主任对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德育培训师和班主任专业发展指导师黄镟璇老师的课例《创蓬勃班风,育青荷少年》进行了结构性复盘式学习,从优秀实例中探索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黄老师秉承“各美其美”的教育理念,充分把握学生个体不同发展时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以“荷文化”立班,遵循“深扎根—求发展—共生长”的生命轨迹,以环境打造、活动开展、协同培育、多元评价为途径,助力学生生命的拔节生长。
基于对班级生命体的生态剖析,把握个体不同发展时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以“荷文化”立班,黄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系统的班级育人方略。一、小荷尖尖,润泽根系,构建有序有爱环境。通过双轨管理制,构建有序环境;家校共同体,润泽有爱氛围。二、中通外直,发展茎叶,激发个体生命动能。通过“四镜”主题活动指导学生着力发现自己的优势与潜能,完善自我内在的心智;组织“三和”主题活动解决青春期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促进学生悦纳他人,提升社会素养。三、激发学习力,厚实文化底蕴。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是促进学生发展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四、增强生命力,获取劳动智慧。青菏班将课堂搬进大自然,让学生通过学习节气文化,体验春耕秋收,唤醒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生命智慧。五、提升规划力,促成自我发展。通过设计理想大学海报、引进校友或家长资源、开展职业访谈讲座等活动,让学生们了解不同职业,提高职业认知和兴趣,制订自己终身学习和生活愿景目标,为未来事业奠定基础。最后,经过三年的班级建设,青荷班的每个小荷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别样青春红。
二、收获汲取,所感所思
通过科学认真的学习,济源六中名班主任工作的成员都受益匪浅,他们就本次课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探索适合班级的育人方略,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高一年级代表的李静焓老师分享了小组讨论结果:一、学习黄老师在班级管理中的制度创新,通过“双轨管理制”、“定岗轮岗制”、“青荷银行制”等一系列新颖制度的应用,将外在的规范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二、家校共育方面,网格小组育人机制加强了家长们之间的经验交流,探讨了共性问题,挖掘了家庭教育潜力。同时,通过亲子打卡活动增进亲子理解,改善亲子关系,从而让学生获得归属和有爱的需要,成长为尚德守规、身心健康的优秀学子;三、学习“四镜”主题活动,围绕“树榜样,梳困扰,展风采,助学习”四个维度展开,层层递进,营造活泼向上的正态班级氛围。四、应充分发挥我校的家长进课堂活动,提升学生规划力,促成自我发展。
高二年级代表张敏佳老师从实际出发,不仅谈论了本组老师的所学所获,更结合我校学生情况,着重分析了本组将会用于实践的关键几点:一、在班级开展“每日一问”、以赛促学,以及四镜中的“后视镜”等活动助力学生的学习活动;二、通过开展“理想大学海报设计”、家长进课堂等活动,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规划力,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三、加强家校合作,关注学生心理,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她也指出虽然内容丰富,措施多样,但执行起来存在困难,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投入。
高三年级代表王翠霞老师分享到,本次探讨活动的精髓就是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求同存异”,尊重个体不同发展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深扎根——求发展——共成长”的生命发展轨迹,围绕“各美其美”开展班级活动,打造班级特色,从而助力学生成长。
三、专业引领,总结提升
最后,赵勇校长对本次班主任研讨活动进行了提炼总结。赵校长强调,首先,活动的开展一定要做好提炼,发挥活动宗旨,发扬活动精神,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其次是要深化活动,活动有结束,但精神不能结束,一定要从活动的多种形式、多个维度,多个层次等方面入手去巩固活动,深化活动;最后是创新活动,活动的开展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不断有新意,不断有特色,并勉励班主任们要不断学习,深耕育人方略,提升专业素养,从心出发,与梦同行,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