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济源市第六中学】官方网站!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
校园新闻通知公告教师风采文件下载


讲好育人故事 促进专业成长——济源六中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带班育人故事课例研究活动

发布日期:2023-03-21发布人:济源第六中学浏览次数:282

为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以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为契机,2023年320日下午,济源六中名班主任工作室举行了带班育人故事课例研究活动,活动由德育处副主任杜青山老师主持,参加活动的有济源六中名班主任工作室全体成员。

图片1(1).png

一、课例研究,以学为先

首先,全体班主任对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班主任石璐老师的育人故事定位“我的样子”》进行了全面学习,并现场观看了石老师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育人故事分享的视频,从优秀实例中探索班主任如何讲好带班育人故事石璐老师通过对班级班情、学情的分析,展开育人故事,同时将班情分析、育人目标、育人理念、育人实施策略、产生冲突等融入实例中,抓住教育契机,借绘制地图上的一个个“我”,引导学生重新定位“我的样子”,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梦想紧紧相连,从而凸显班主任的育人智慧。

班里学生喜欢地理,善于在旅游中使用“地图”。基于此,地图不仅是石老师教学的工具;亦成为她带班的妙招。每当捕捉到教育契机,她都会用学生喜欢的地图的方式,创设情境,在“绘”图、“析”图、“用”图的“体验+思辨+行动”模式中,让成长在这种方式的激活下生动起来、鲜活起来,真正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将学科与育人有机结合。根据学生认知的发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定位,孩子们在遍布真、善、美的集体中成长着,不断定位“我的样子”,变成“我更好的样子”——我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二、所感所思,以研促学

通过科学认真的学习,济源六中名班主任工作的成员都受益匪浅,他们就本次课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探索讲好带班育人故事的方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图片2(1).png

高一年级代表李小艳老师分享了小组讨论结果:一、石璐老师将学科与育人紧密结合,挖掘学科育人价值,“绘”图、“析”图、“用”图与“体验+思辨+行动”模式相互对应,形成完整的育人故事链;二、擅长抓住教育契机,以小见大,从低到高,通过“体验+思辨+行动”模式真正实现学生的情感升华,从内心深处挖掘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祖国再发现地图”之环境版的创作,让学生为环保建言献策;“实时位置地图”亮起每个人的专属祝福,让学生在疫情期间不隔离爱。这一系列的活动都让学生体会到责任和爱。

图片3(1).png

高二年级代表陈长奇老师结合本组老师研习所获,谈到:一、讲好带班育人故事,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立脚,故事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立足地理学科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担当意识;二、石璐老师的班级故事立意鲜明,故事主线明确,体现自己的带班方略,让学生在认知的不断变化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最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我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主题班会,学生们通过研学寻找中华文明、愿意传承民族文化,体验、思辨,读懂中国、建言中国,活动中不断激活担当勇气、锤炼实力。从班级地图设计到学会协作;从研学足迹地图到文化内核;从“四史”地图到承接使命......迸发出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石老师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有担当的青年一代。

图片4(1).png

高三年级代表张丹老师分享到:本次研讨活动的主要核心是如何讲好带班育人故事,通过对石璐老师育人故事的学习,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平时工作的不足;要讲好带班育人故事,我们要找准切入点,当石老师发现:孩子们有满满爱国情,但却缺少了勇气担当、也没有底气担当,她便暗下决心,一定要缩短孩子们与祖国的距离,平凡人、普通人的勇于担当才能撑起中国,于是结合地理学科,一幅“中国职业担当地图”在她的心中已成形,带着学生开始了“追寻中国担当形象”体验;另外,从石璐老师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帮助学生找到人生方向的优秀教师,同时也明白了每一个生命,都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

三、总结提升,助力发展

最后,杜青山老师对本次班主任研讨活动进行了提炼总结。杜老师提到在石老师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她借助自己的学科特征,发挥学科育人价值,培养青年一代的家国情怀,这是值得我们班主任学习借鉴的。在我们的工作中,班主任要结合自己的学科以及我校德育导师制,走进学科、走进学生、走进家庭,深挖育人素材,落于行动,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并希望各位班主任不断学习,在专业化道路上越走越远。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济源市第六中学
Copyright © 2021-2022 河南省济源市第六中学 All Right Reserved. 豫ICP备2023012580号-1
通讯地址:济源市承留镇南姚村 电话:0391-9733532 邮箱:yyb19791007@126.com 技术支持:源点网络